外保温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贴面砖饰面系统施工体系 一、工法特点 “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可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节能标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尤其使用在节能标准和防火、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建筑上的效费比更好。 1.1“聚氨酯及面砖系统”采用现场机械化喷涂作业施工,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1.2“聚氨酯及面砖系统”施工对建筑物外形适应能力强,尤其适应建筑物构造节点复杂部位的保温,如外挑构件、阁楼窗、屋檐等部位。 1.3“聚氨酯及面砖系统”提高了保温层的闭孔率和找平层材料的粘结效果,均化了保温层与墙体的粘结力,具有较为**保温、透气、抗裂、防火、防水性能。 1.4“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其装饰、抗裂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1.5“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原材料运输方便,施工快捷、简便、周期短。 1.6“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墙面清洗方便,饰面适应性强,收缩变形小。 二、适用范围 2.1“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外墙外保温工程,尤其适合节能标准和防火、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建筑使用。 2.2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对既有建筑的外墙保温改造都适宜适用。 2.3能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节能施工要求和起到外墙外保温和装饰效果。 三、工艺原理 3.1“聚氨酯及面砖系统”将原料A组分料和原料B组分料按当量比混合反应就得聚氨酯硬泡体;建筑边角部位粘贴聚氨酯预制件,以处理阴阳角及保温层厚度控制;基层墙面涂刷聚氨酯防潮底漆,有效提高系统的防水透气性能;其采用高压无气喷涂工艺将聚氨酯保温材料现场喷涂在基层墙体表面形成保温层。 3.2聚氨酯表面进行界面处理解决**与无机材料之间的粘接难题;面层采用胶粉聚苯颗粒防火浆料找平和补充保温;抗裂防护层采用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和塑料胀栓锚固构成抗裂防护层,面砖粘结砂浆粘贴面砖构成饰面层。 3.3基本构造见图1: 图1:系统示意图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4.1工艺流程 外墙喷涂聚氨酯硬泡体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4.2 操作要点 4.2.1 施工准备 4.2.1.1 “聚氨酯及面砖系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场验收,并按规定取样复检;各种原材料分类储存,防雨、防暴晒、防火,且不宜露天存放。各种作业机具、工具齐备,并经检验合格、安全、可靠;各种测量工具经过校核无误。 4.2.1.2 对需进行聚氨酯硬泡体喷涂施工的墙体进行测量。 4.2.1.3 外窗框安装完毕。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喷涂前应作好门窗框等的保护,宜用塑料布或塑料薄膜等对应遮挡部位进行防护。 4.2.1.4 施工孔洞、脚手架眼以及阳台板、墙面缺损处应用砂浆修补整齐;基层墙面平整度误差不得**过3mm。 4.2.1.5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2.2 基层墙面清理 4.2.2.1 验收基层墙面,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要求。 4.2.2.2 对伸出墙面的预埋件,预先安装完毕;外墙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卡具应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处理。 4.2.2.3 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上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缝线、装饰线等。在建筑外墙大角及其他必要的角外挂垂直基准线和水平线。 4.2.3聚氨酯硬质泡沫制作方法 聚氨酯硬质泡沫以聚酯醚多元醇、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等原料组成A组分料,以异氰酸酯为原料组成B组分料,其B组分料中的异氰酸根相对于A组分料中多元醇羟基的当量比为0.8~1.2:1。以A组分料和B组分料混合反应形成的具有防水和保温隔热等功能的硬质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 4.2.4 喷涂聚氨酯硬泡保温体施工 4.2.4.1 喷涂设备到现场后,先进行空运转,检查是否正常。 4.2.4.2 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设备,开始时的料液应丢弃,待料液的比例正常后方可正式进行喷涂作业。 4.2.4.3 喷涂前应根据外墙垂直线,并设置保温层,保护层饰面层等厚度标准控制在间距为2m左右。 4.2.4.4 喷涂机应具有除尘、防噪音设置。 4.2.4.5作业时随时检查发泡质量,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后方能重新作业。当暂停喷涂作业时,应先停物料泵,待枪头中物料吹净后才能停压缩空气。 4.2.4.6喷枪头距作业面的距离应根据喷涂设备的压力进行调整,不宜**过0.5~1.0m;喷涂时喷枪头移动的速度要均匀。在作业中,上一层喷涂的聚氨酯硬泡表面不粘手后,才能喷涂下一层。 4.2.4.7喷涂时在保温层墙体变形缝处应设置分隔缝,缝隙内以聚氨酯材料封口,如图: 图2:墙体变形缝处分隔缝设置示意图 4.2.4.8 喷涂时应连续均匀由上而下的喷涂在墙面上,喷涂时还应采取间距为300mm梅花状分布的厚度成员或钢针间隔测厚控制。聚氨酯喷涂施工后30min内严禁触碰以免影响聚氨酯发泡质量,需防止重物撞击墙面喷涂层。 4.2.4.9沿墙体层高保温层每层留设水平分隔缝,纵向以1个开间的距离设竖向分隔缝,如图: 图3:保温层水平分隔缝示意图 4.2.4.10 保温层喷涂完毕60min后方可用手锯进行清理、修正聚氨酯面层。 4.2.5 抗裂防护层施工(无饰面层部位) 4.2.5.1 对保温层及拌面胶找平层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抗裂保护层施工。 4.2.5.2 在抗裂层施工前先涂刷液体界面剂,等界面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主要作用增加找平层粘结强度。抗裂砂浆应分二次抹灰,**遍厚度约3~5mm均匀地抹在保温层表面,并用刮尺搓平随即将裁好的网格布压入,网格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mm,并不得使网格布有皱褶、空鼓和翘边现象。随即打入锚拴,锚拴应伸入基层墙面25mm以上,间距小于500mm,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 4.2.5.3待**层抗裂砂浆初凝前抹*二层抗裂砂浆(约2~4mm厚),直至覆盖全部网格布(无饰面砖部分)。 4.2.5.4 建筑物首层和*二层应铺贴双层网格布增强保温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层与*二层网格布之间抗裂胶浆必须饱满。 4.2.5.5 阴阳角处两侧耐碱网格布应双向绕角相互搭接,各侧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网格布翻包及门窗洞口四角增强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墙体节能建筑构造》06J12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要求。 图4:阳角示意图 4.2.6 面砖饰面施工 4.2.6.1 在抗裂砂浆施工完成后需等48小时的间隔期,待其干硬后方可进行面砖铺贴。 4.2.6.2采取足够的技术措施保证贴面砖的安全性,铺设四角网格布,网格布应与埋在墙面上的膨胀螺栓可靠连接。 4.2.6.3 面砖铺贴前对面砖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面砖全部挑出(缺角、开裂、色泽不均、凹凸等)。外墙面砖铺贴前应隔夜浸泡,然后取出阴干以面砖的表面无水膜无潮湿感为准。 4.2.6.4 面砖铺贴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砖分格并绘制大样图,窗台齐平,竖向要求,阳角处及窗口处都是整砖,用接缝宽度调整砖行,并根据已确定的缝子大小弹出水平垂直控制线。 4.2.6.5 面砖铺贴必须采用**柔性粘结剂,粘结剂搅拌10min后,停10min,再充分搅拌均匀方可使用,并应在4h内用完。 4.2.6.6 面砖铺贴采用双面布胶法即先在基层面布胶浆1.5mm厚左右,面积相当1㎡,而后在面砖背面用刮刀满批1.5mm厚胶浆随即镶贴面砖,胶浆厚度应控制在3mm左右,最后不能**过8mm。 4.2.6.7 面砖铺贴自下而上粘贴,面砖在粘贴层初凝前可调整面砖的位置或缝宽,**过初凝时间严禁移动面砖。 4.2.6.8 面砖勾缝应在粘贴剂初凝后进行勾缝,材料必须是防水柔性材料,其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2.6.9 勾缝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勾缝应连续平直、光滑、无裂纹、无空鼓。 4.2.6.10 勾缝应按先水平垂直的顺序进行,施工结束后及时将面砖表面清理干净。 图5:外立面贴面砖现场拍摄照片 4.2.7 细部构造 其他特殊细部节点图由聚氨酯外保温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提供,详见下图 图6:各节点详图 五、主要材料要点 5.1 聚氨酯硬泡体 表1:聚氨酯硬泡材料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要 求 1 表观密度,kg/m3 ≥35 2 导热系数(23±2℃),W/(m?K) ≤0.023 3 拉伸粘结强度,kPa ≥150(1) 4 拉伸强度, kPa ≥200(2) 5 断裂延伸率,% ≥7 6 吸水率,% ≤4 7 尺寸稳定性(48h),% 80℃≤2.0 -30℃≤1.0 8 阻燃性能 平均燃烧时间,s ≤70 平均燃烧范围,mm ≤40 烟密度等级(SDR) ≤75 (1)是指与水泥基材料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2)拉伸方向为平行于喷涂基层表面(即拉伸受力面为垂直于喷涂基层表面)。 5.2 抹面砂浆 表2:抹面砂浆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要 求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要 求 1 可操作时间,h 1.5~4.0 3 抗折强度,MPa ≥7.5 2 拉伸粘结强度kPa 原强度 ≥150,且破坏界面在聚氨酯硬泡上 耐水性 ≥100,且破坏界面在聚氨酯硬泡上 4 压折比 ≤3.0 耐冻融性能 ≥100,且破坏界面在聚氨酯硬泡上 5.3 耐碱网布 表3:耐碱网布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要 求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要 求 1 单位面积质量,g/m2 ≥130 3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50 2 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750 4 断裂应变(经、纬向),% ≤5.0 六、机具设备 表4:机具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规格 数量 备注 1 聚氨酯喷涂设备 套 — 1 空气压缩机 台 — 1 2 小推车 辆 0.14m3 4 3 电锤 把 — 4 4 砂浆搅拌机 台 0.3 m3 1 5 手提式搅拌器 台 — 1 6 手工锯 把 — 修整聚氨酯面 7 配电箱(三相) 套 砂浆机及临电 2 根据现场而定 8 380V橡套线 米 五芯 根据现场而定 9 220V橡套线 米 三芯 根据现场而定 备注: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检测器具若干、冲击钻、电动刨刀、螺丝刀、壁纸刀、钢锯、钢丝、滚筒、抹子、阴阳角抹子;常用的检测工具:经纬仪及放线工具、托线板、方尺、探针、钢尺、2m靠尺; 七、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 7.1劳动力计划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依次进行施工,各道工序依次搭接穿插展开,施工安排详见下表。 表5: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名称 需求人数(人) 备注 1 聚氨酯喷涂工 8 其中辅助工5人 2 抹灰工 20 3 油漆工 10 4 机械维修工 1 5 电工 1 6 管理人员 6 项目经理 1人 技术员 1人 质检员 1人 材料员 1人 安全管理员 1人 工长 2人 注明:本劳动力计划根据1000平方米组织,类似项目可以此为基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组织。 7.2安全措施 7.2.1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首先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7.2.2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等。 7.2.3严禁踩踏在脚手架的护身栏和阳台栏板进行操作。 7.2.4适用电钻、砂轮、手提刨刀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作业前应试机检查,作业时,应戴绝缘手套。 7.2.5材料拌制时,加料口及出料口要关严,转动部件加防护罩。 7.2.6在进行聚氨酯喷涂时,不准使用明火。 7.2.7余料、杂物工具等应集中下运,不得随意乱丢。 八、质量要求 8.1所有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符合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附有CMA标志的材料检测报告和出场合格证)对有复验要求的材料、必须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验。 8.2保温层厚度和构造做法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及DGJ08-113-2005要求,保温层平均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8.3保温层与墙体以及各构造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隙及裂缝,面层无粉化、起皮、爆灰。 8.4面砖饰面时,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面砖粘结与勾缝浆采用柔性**浆料。面砖粘贴应无空鼓、裂缝。面砖粘贴必须牢固。粘贴面砖勾缝完工1个月后做拉拔试验,粘贴强度应符合《建筑工程饰面砖粘贴接法检验标准》JGJ110标准要求。 8.5基层表面应平整、洁净,接搓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8.6墙面所有门窗口、孔洞、槽、盒位置和尺寸正确,表面整齐清洁,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8.7分格缝宽度、深度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滴水线(槽)流水坡向正确,线槽顺直。 8.8聚氨酯界面剂涂刷均匀,无漏刷之处。 8.9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粘结牢固,不得有起鼓翘边现象。